¥ 0.00

购物车里没有产品

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 后肄业于新亚研究所哲学系,师从牟宗三学习康德哲学与中国哲学,汇学中西,音乐电影发烧友,很高兴能与大家分享人类历史中的文化瑰宝

李先生

巴赫St Matthew Passion与American Tune

李先生特别介绍American Tune与它背后旋律的来源。这首歌放到今天的中国,应该会有很多人能产生共鸣

老李客厅

   光影世界 2021 European wildlife photographer of the year 1.  Overall winner: Medusa ballet by the Spanish photographer Angel Fitor Medusa ballet 2. Runner-up, Other Animals:...

逆光飞翔 Touch of the Light

《逆光飞翔》(英语:Touch of the Light)是一部2012年的台湾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

魏玛共和国( WEIMAR REPUBLIC)

Weimar Republic/(魏玛共和国) 一次大战----- 1914-1918, 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等 对抗 德国,土耳其等。 1918年德国内部动乱四起,德皇1918年11月9日退位,10日离开德国。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议。一次大战正式结束。德国国会开始起草新宪法,成立共和国。 1919年1月通过选举产生国民代表大会,7月31日通告新宪法,魏玛共和国正式成立。 宪法有两大问题: 议员以比例代表制产生,大小党派林立,难以形成共识;b. 总统和首相的权力很大,两者联手可以合法地独裁统治国家。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条约在巴黎签署。德国需要割地赔款并放弃所有殖民地。赔款金额巨大,因战争已经负债累累的德国是难以负担的,魏玛共和国在1918年开始,15年后便被纳粹德国取代。 6.   超级通胀:由于政府入不敷支,只好大量发钞。 一条面包的价格: 1919----- 1 马克 1922-----100 马克 1923-----2000亿 马克 (小孩用纸币作为玩具。) 7.     1923年8月,总统Ebert委任Stresemann 出任首相。他与债权国达成协议,减低每年支付赔偿的金额,并得到美国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提供大笔贷款和鼓励美国企业到德国投资。他发行新货币,稳定物价。德国经济得到大幅改善。1924-1929年间被称为魏玛共和国的黄金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美国资金和各种新思潮大量涌入,德国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思潮一遍新景象,但也带来不少社会问题。 8.    1924-1929 同时也是纸醉金迷,纵欲颓废的年代。 9.    希特勒和纳粹党乘时而起,几年后便控制了德国和牵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1920年代一本杂志的插画) WEIMAR REPUBLIC...

Cabaret (1972)

Cabaret ( 1972) 简介: 《歌厅》(Cabaret)是一部音乐剧,改编自约翰·范·德鲁顿(John Van Druten)的1951年话剧《我是一个相机》(I Am a Camera),该话剧改编自克里斯多福·伊舍伍的1939年的小说《柏林故事》(The Berlin Stories)。这部音乐剧由弗里德·埃布(Fred Ebb)作词,约翰·坎德(John Kander)作曲,于1966年11月在纽约百老汇首演。剧中故事以1931年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柏林为背景,围绕着美国小说作家克里夫·布莱德肖和19岁的英国卡巴莱歌手萨利·鲍尔斯之间的恋情展开。克里夫的房东施奈德小姐和她的追求者舒尔茨先生(一位卖水果的犹太老头)之间注定要失败的爱情是另一条故事线。见证了所有悲欢离合的是夜总会主持人。 该剧在首演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在1967年托尼奖上斩获了8个奖项,包括最佳音乐剧和最佳音乐剧导演。敦西区和百老汇在之后都上演过重排版。它在1972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丽莎·明尼利扮演萨利,该片获得了8项奥斯卡奖。 (维基百科) 台湾《放映周报》 【金馬奇幻】人生如秀,歡迎光臨:關於《酒店》的種種,從小說、話劇再到百老匯音樂劇與電 (Cabaret 在台湾上映时翻译为《酒店》) 文 / 陳煒智 編按:許多觀眾耳熟能響的好萊塢歌舞片都改編自百老匯音樂劇,或後來衍生出音樂劇版本。很可惜的是,很多音樂劇因無緣來台演出、曝光機會有限,對台灣觀眾可能比較陌生。然而在一些內行人的眼中,不少同一文本的百老匯音樂劇版本的成就,實不遜於電影。趁著金馬奇幻影展推出鮑伯佛西焦點專題的熱度,放映週報很榮幸邀請到歌舞片與音樂劇專家陳煒智,對《酒店》此一文本,從最初的小說《柏林故事集》談起,再到後來改編的話劇、電影,與本文著墨甚深的百老匯音樂劇(天王製作人哈洛普林斯任導演)、鮑伯佛西歌舞片代表作《酒店》的諸多比較與演進,帶讀者一窺酒店的前世今生、種種堂奧。 最開始的開始,當然是1930至1933年間韶華極盛的威瑪柏林。比起慵懶的巴黎,她多了幾分嚴謹;比起摩登的紐約,她多了幾分典雅;比起閃亮亮的好萊塢,她又多了幾分如夢如幻的浮華。一個斯文內向的同志作家,從美國千里迢迢來到歐陸尋找自我、尋找創作的靈感,在這個既青春又古典的城市,他陶醉其間,直到希特勒及納粹黨崛起,瀰漫在庶民百姓、普羅社會中的政治狂熱和種族意識,一步步闖進那個夢幻迷離、纏綿淒膩的彩色泡泡裡,「澎」地一聲,它破了。這位作家離開了柏林,把這段經歷寫成半自傳小說,兩個中篇,結集成冊,題為《柏林故事集》(The Berlin Stories)。這位作家大名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台灣地區的影迷朋友對幾年前的電影《摯愛無盡》(A Single Man)想來應該不太陌生;那也是他的作品,改編搬上銀幕,碰巧也是一部「半自傳」,寫的是他的中後段人生。《柏林故事集》可以說是他的成名作,書裡的兩個中篇寫到好多迷人的角色,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是房東太太,另外一個就是夜總會酒店裡的三流歌女——來自英國的莎莉波爾斯(S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