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购物车里没有产品

待分类

明德影像·地扪书院2023-2024年度教育基金计划

明德影像是由李伟杰先生发起的公共教育计划,于2021年12月开始运营,涵盖电影艺术、历史、哲学、文学、音乐等领域,通过翻译、引介、编辑、授课、文化活动等形式,分享历史上优秀的文化成果,以促进公共教育的目的,形成社会面学校教育的补足。

Baudelaire’s “The Dandy”

The wealthy man, who, blase though he may be, has no occupation in life but to chase along the highway of happiness, the man nurtured in luxury, and habituated from early youth to being obeyed by others, the man, finally, who has no profession other than elegance, is bound at all times to have a facial expression of a very special kind. Dandyism is an ill-defined social attitude as strange as dueling; it goes back a long way, since Caesar, Catilina, Alcibiades provide us with brilliant examples of it; it is very widespread, since Chateaubriand found examples of it in the forests and on the lake-sides of the New World. Dandyism, which is an institution outside the law, has a rigorous code of laws that all its subjects are strictly bound by, however ardent and independent their individual characters may be.

Roland Barthes | de l’œuvre au texte

  Quand il s’agit parler de la place de l’écriture dans la toile (ou de la place de la toile dans l’écriture numérique – ou de la place du numérique dans l’écriture de la toile – ou…), on a tendance...

AI与游戏

       

art press spécial Godard

  这是一本法国art press杂志于1984年制作的戈达尔特刊,几十年后阴差阳错到了我手上,现正在翻译中。 前言 翻译:LuegFanz Pourquoi Godard ? D'abord, parce qu'on l'aime. Parce qu'on a commencé à aimer le cinéma grâce à lui (Le Mépris, Pierrot le Fou). Parce qu'il est vivant. Parce qu'il cherche. Parce qu'il invente. Parce que nous tenons Passion ou...

3/12 周小报

https://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178da1a4cd5881734a18a672eef7ce06#basic-btap9ux6jt https://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178da1a4cd5881734a18a672eef7ce06#basic-btap9ux6jt https://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178da1a4cd5881734a18a672eef7ce06#basic-btap9ux6jt

【会员】阿尔贝·加缪电子书资源

整理资源不易,请爱惜资源,合理使用

人物测试

人物 ‘My students never knew’: the lecturer who lived in a tent “我的学生永远不会知道”:住在帐篷里的讲师 Aimée Lê: ‘It was cold. There were days when I remember waking up and my tent was in a...

逆光飞翔 Touch of the Light

《逆光飞翔》(英语:Touch of the Light)是一部2012年的台湾电影,改编自真人真事,

魏玛共和国( WEIMAR REPUBLIC)

Weimar Republic/(魏玛共和国) 一次大战----- 1914-1918, 英国,法国,美国,俄罗斯等 对抗 德国,土耳其等。 1918年德国内部动乱四起,德皇1918年11月9日退位,10日离开德国。11日德国签署停战协议。一次大战正式结束。德国国会开始起草新宪法,成立共和国。 1919年1月通过选举产生国民代表大会,7月31日通告新宪法,魏玛共和国正式成立。 宪法有两大问题: 议员以比例代表制产生,大小党派林立,难以形成共识;b. 总统和首相的权力很大,两者联手可以合法地独裁统治国家。 1919年6月28日,凡尔赛条约在巴黎签署。德国需要割地赔款并放弃所有殖民地。赔款金额巨大,因战争已经负债累累的德国是难以负担的,魏玛共和国在1918年开始,15年后便被纳粹德国取代。 6.   超级通胀:由于政府入不敷支,只好大量发钞。 一条面包的价格: 1919----- 1 马克 1922-----100 马克 1923-----2000亿 马克 (小孩用纸币作为玩具。) 7.     1923年8月,总统Ebert委任Stresemann 出任首相。他与债权国达成协议,减低每年支付赔偿的金额,并得到美国政府和银行的支持提供大笔贷款和鼓励美国企业到德国投资。他发行新货币,稳定物价。德国经济得到大幅改善。1924-1929年间被称为魏玛共和国的黄金年代,经济快速增长,美国资金和各种新思潮大量涌入,德国的艺术、文化和社会思潮一遍新景象,但也带来不少社会问题。 8.    1924-1929 同时也是纸醉金迷,纵欲颓废的年代。 9.    希特勒和纳粹党乘时而起,几年后便控制了德国和牵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德国1920年代一本杂志的插画) WEIMAR REPUBLIC ---Ruhr Crisis, Hyperinflation, Beer Hall ,Pustch, Dawes Plan ,Locarno Pac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b4uqp9zOLQ) Top 10 Reasons Why Germany’s Weimar Republic Was...

Cabaret (1972)

Cabaret ( 1972) 简介: 《歌厅》(Cabaret)是一部音乐剧,改编自约翰·范·德鲁顿(John Van Druten)的1951年话剧《我是一个相机》(I Am a Camera),该话剧改编自克里斯多福·伊舍伍的1939年的小说《柏林故事》(The Berlin Stories)。这部音乐剧由弗里德·埃布(Fred Ebb)作词,约翰·坎德(John Kander)作曲,于1966年11月在纽约百老汇首演。剧中故事以1931年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柏林为背景,围绕着美国小说作家克里夫·布莱德肖和19岁的英国卡巴莱歌手萨利·鲍尔斯之间的恋情展开。克里夫的房东施奈德小姐和她的追求者舒尔茨先生(一位卖水果的犹太老头)之间注定要失败的爱情是另一条故事线。见证了所有悲欢离合的是夜总会主持人。 该剧在首演后取得了巨大成功,在1967年托尼奖上斩获了8个奖项,包括最佳音乐剧和最佳音乐剧导演。敦西区和百老汇在之后都上演过重排版。它在1972年被改编为同名电影,由丽莎·明尼利扮演萨利,该片获得了8项奥斯卡奖。 (维基百科) 台湾《放映周报》 【金馬奇幻】人生如秀,歡迎光臨:關於《酒店》的種種,從小說、話劇再到百老匯音樂劇與電 (Cabaret 在台湾上映时翻译为《酒店》) 文 / 陳煒智 編按:許多觀眾耳熟能響的好萊塢歌舞片都改編自百老匯音樂劇,或後來衍生出音樂劇版本。很可惜的是,很多音樂劇因無緣來台演出、曝光機會有限,對台灣觀眾可能比較陌生。然而在一些內行人的眼中,不少同一文本的百老匯音樂劇版本的成就,實不遜於電影。趁著金馬奇幻影展推出鮑伯佛西焦點專題的熱度,放映週報很榮幸邀請到歌舞片與音樂劇專家陳煒智,對《酒店》此一文本,從最初的小說《柏林故事集》談起,再到後來改編的話劇、電影,與本文著墨甚深的百老匯音樂劇(天王製作人哈洛普林斯任導演)、鮑伯佛西歌舞片代表作《酒店》的諸多比較與演進,帶讀者一窺酒店的前世今生、種種堂奧。 最開始的開始,當然是1930至1933年間韶華極盛的威瑪柏林。比起慵懶的巴黎,她多了幾分嚴謹;比起摩登的紐約,她多了幾分典雅;比起閃亮亮的好萊塢,她又多了幾分如夢如幻的浮華。一個斯文內向的同志作家,從美國千里迢迢來到歐陸尋找自我、尋找創作的靈感,在這個既青春又古典的城市,他陶醉其間,直到希特勒及納粹黨崛起,瀰漫在庶民百姓、普羅社會中的政治狂熱和種族意識,一步步闖進那個夢幻迷離、纏綿淒膩的彩色泡泡裡,「澎」地一聲,它破了。這位作家離開了柏林,把這段經歷寫成半自傳小說,兩個中篇,結集成冊,題為《柏林故事集》(The Berlin Stories)。這位作家大名克里斯多福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台灣地區的影迷朋友對幾年前的電影《摯愛無盡》(A Single Man)想來應該不太陌生;那也是他的作品,改編搬上銀幕,碰巧也是一部「半自傳」,寫的是他的中後段人生。《柏林故事集》可以說是他的成名作,書裡的兩個中篇寫到好多迷人的角色,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個是房東太太,另外一個就是夜總會酒店裡的三流歌女——來自英國的莎莉波爾斯(Sally Bowles)了。莎莉這個女孩,一點都不像大家心目中的「英國淑女」或者鬻歌為生的「夜場歌女」。她生活邋遢但外表光鮮,她歌爛舞差又自以為交際手腕一流,的確也結交了三教九流許多朋友,然而沒心眼的她始終沒能為自己爭取到一些什麼實實在在、可以抓在手中的一些什麼東西。另一方面,她心裡有巨大的夢想,她想當明星,想拍電影,想紅。她不惜用自己的身體,用自己的笑容、陪伴,去睡男人、去結交男人,心裡永遠想著:下一個一定是對的人!她來去像一陣風,熱烈時像一團火,靜靜看著你時,又像一束光,從最髒的泥淖裡,清清澈澈地射穿烏雲,照到你的眼睛裡。或許因此,莎莉這個角色打從她在小說裡一登場,就十足迷倒眾生!來到1951年,長年在百老匯發展的英籍劇作家兼導演約翰范朱騰(John Van Druten),在執行完《國王與我》(The King and I)音樂劇的導演工作之後,於年底推出話劇作品《我是一架照相機》(I Am a Camera),故事梗幹和人物設定、時空背景就是脫胎、改編自《柏林故事集》,尤其是以莎莉為主角的那篇〈揮別柏林〉(Goodbye to Berlin)。在小說的開頭,原作者有段文字生動而深刻地捕捉了那個年代、那群人、那個氛圍的最重要精髓;在話劇裡,這段文字經過剪裁整理,也成為全劇伊始最為重要的、我們的男主角的獨白。他說道:「我是一架照相機,快門開著,我被動地看、被動地紀錄,沒有思考。我紀錄著那個在對面窗前剃鬚的男人,還有那個穿著薄晨褸洗頭的婦女;有朝一日,這些畫面都會被沖洗出來,都會被仔仔細細地印成照片。」《我是一架照相機》由紐約當時的話劇女神茱莉哈里斯(Julie Harris)飾演莎莉,表現精湛,1955年再由她親自主演,登上大銀幕,在台灣上映時中譯名題為《小樓春色》,整部電影就是看茱莉哈里斯,看她巧笑、發癡、頹廢而飽滿欲滴。這段創作與改編的旅程走到這裡似乎已到終點,殊不知在1960年代初期,也就是《小樓春色》電影問世差不多只有十年之後,《柏林故事集》再次以別種風貌回到娛樂文化產業的正中心。 鏡象人生,裡外乾坤 1966年,音樂劇《酒店》(Cabaret)在百老匯揭幕;名製作人哈洛普林斯(Harold Prince)兼任導演,以此劇奠定了他天王大導演的地位,也憑藉這部劇作的劃時代美學意義,為整個1960年代中期至1970年代後期的劇場美學革命,開了決定性的第一槍。這部劇作從《柏林故事集》重新出發,運用英籍斯文作家、三流歌廳駐唱歌女莎莉、柏林房東太太等迷人的角色,重新結構成故事戲肉,再兼採「我是一架照相機/小樓春色」的情節梗幹,織出紋理,寫成全新音樂劇,題名為《酒店》。 《酒店》在劇場敘事美學上最大的突破,是它拋開以往音樂劇敘事藝術正統手法,跳出以往以歌帶戲、以戲推歌、戲歌合一進而推向情感高潮的融匯整合手法;它以此為基準,從這個正統的美學手法發散出去,開始運用歌唱,運用舞蹈,運用夜總會歌台上的戲中戲表演,運用街坊鄰居的詠嘆,嘗試以較為抽離的態度自「戲劇情節」的外部來「評論」故事裡的戲劇動作,或者「預告」即將發生的情節延展,象徵的譬擬、概念的呈現、意象的經營……凡此種種,在1966年《酒店》百老匯原版製作之前,或多或少都曾在不同時代、不同劇作裡展現過的敘事技巧,至此匯集大成,觀眾走進劇場,迎面而來的並不是戲劇裡的布景,也不是鏡框前垂著的紅絲絨大幕,而是一面遮在全空舞台的大鏡子。這面大鏡子正向反射陸續入席的觀眾,換言之,觀眾走進劇場,首先望見的不是戲劇裡的種種,而是自己的形影,矗立在舞台鏡中。 緊接著,鼓聲隆隆,場燈暗下,這面大鏡子緩緩升起,然後轉個角度傾斜向上,從遮蓋舞台、反射觀眾席種種的平面,轉成為天花板,映照著全空舞台上即將發生的種種。然後,一個身材瘦小、白粉敷面(還打著濃濃腮紅)、不男不女不倫不類的歌廳秀主持人,捏著濃重鼻音的尖嗓,出場歡迎大家光臨今晚的表演。這個主持人的角色,《柏林故事集》裡沒有,《小樓春色》裡沒有,他是導演哈洛普林斯年輕時服兵役,派駐德國,某夜到歌廳酒家買醉尋歡時,在一間被炮火炸爛的廢棄教堂,親眼目睹一位不男不女、不倫不類的白面紅粉、瘦小主持人,妖里妖氣地對著大家歌舞。那種神秘的末世情懷,使他在多年後挖掘出這段記憶,放入劇作,讓戲份不重的主持人成為全劇靈魂人物(下圖,由Joey Grey飾演1966年百老匯音樂劇原版與1972年電影版的此角),帶領著夜總會裡的歌男舞女,穿插在故事情節裡,時而「推展劇情」,時而從旁議論,時而預告預示,如此這般,光彩淋漓! 僅僅開場,就已如此迷人,在後面的段落,它的歌舞、它的劇情,穿插拼貼,出神入化竟如電影裡的影音調度,沒有「落幕換景」或者「燈暗換景」的老式排場,全是場場相溶,勾連成一氣的流暢通透。再加上非寫實的「limbo area」之設計——它不是具體的夜總會舞台或觀眾席,也不是具體的後台或休息區,它不是莎莉蝸居的小公寓,更不是房東太太談戀愛的猶太老伯伯水果店;以上幾處,在劇中都是具體成型的寫實戲劇空間,但「limbo area」是模糊不清的表現空間,它與戲劇緊緊相連,但既像註解,又似內心狀態,舉個例子,《酒店》音樂劇的美術設計,在舞台最前緣設有一排地燈,這排由下往上打的地燈設有旋展機關,它可以斜射向舞台,可以垂直往上照,也可以轉個方位照向觀眾席。當它射向舞台時,我們看到的是從下往上的鬼魅般人形,當它照向觀眾時,強烈的光束會讓觀眾在那一兩秒鐘之間,眼睛暫「盲」,需要重新調節生理狀態才能繼續張目視物。這寶貴的一兩秒,恰好就是場面調度的關鍵時刻,舞台上的景致、道具、人物角色,可以像翻書一樣,迅速且流麗地「翻」到下一頁。 然而,真正出神入化的,還是當光束垂直往上打的時候。在場上全黑,只有這排地燈垂直往上照射,我們看到的是一整排由光線和空中浮游的灰塵所組合成的「光幕」,這道「光幕」後方的形影,全數陷入黑暗,是不會被看見的;那當演員的手、腳,或者臉龐,湊近「光幕」的時候,我們即能隱約看見飄浮在空中的手掌、臉孔,還有立體的人形遮住光源時所投射出的黑影。舞台主表演區旁設計了一個「limbo area」,它的視覺母題是一般歌廳或劇場後台很常見的螺旋鐵梯,可以通往樓上化妝間的那種。導演安排幾位金髮雪膚、超高顏值的英俊男演員(他們扮演夜總會裡的侍應生,還有歌廳秀的舞者等等),聚在鐵梯下,彷彿在秀與秀之間於後台吸煙喘息,他們唱起一首清澈無比、充滿希望的歌曲,歌頌著錦繡大地、草原陽光、英挺雄鹿、明日希望,他們高歌「Tomorrow...

電影課:Lawrence of Arabia

電影課:Lawrence of Arabia 1. 歷史背景: 羅馬帝國--->(公元395年)分裂成東西羅馬帝國 ,基督教逐漸成 爲國教. 公元527年--東羅馬帝國演變成拜占庭帝国。 公元600年後,伊斯蘭教開始在中東近東發展。 公元1025年,奧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取代拜占庭帝国,兼容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以近東為中心擴張勢力。 公元1600開始,奧圖曼帝國開始衰弱,19世紀開始,民族國家在中東和近東紛紛成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年7月28日至1918年11月11日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以後,德國的盟友土耳其仍然統治着阿拉伯半島,而該地區的各個部族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麥加的哈希姆家族發動了爭取阿拉伯人獨立的戰爭,英國軍方派了有「阿拉伯通」之稱的陸軍情報軍官勞倫斯到那裏進行活動。 勞倫斯在去麥地那會見部族首領費薩爾王子的途中,遇見了哈里蘇部族的首領阿里,此人年輕剽悍,給勞倫斯帶來了很大的幫助。勞倫斯到費薩爾處,親眼目睹了他的大本營遭到土耳其飛機的轟炸,傷亡慘重。費薩爾採納了勞倫斯的意見,從陸路攻打亞喀巴,為佔領大馬士革鋪平道路。勞倫斯則與阿里率領突擊隊穿過沙漠,冒着炎熱與風沙。日夜兼程,很快攻下該城。 英國在阿拉伯半島的意圖是給阿拉伯人有限的槍支彈藥,叫他們牽制土耳其的兵力,同時將阿拉伯各部族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勞倫斯基本上是按照這一戰略採取行動的,但做法上比較講究策略。他換上阿拉伯人的服裝,儘量在生活上接近阿拉伯人,由於突擊隊屢建戰功,威震中東,勞倫斯被譽稱為「阿拉伯的勞倫斯」。 在對大馬士革發動的總攻勢中,勞倫斯與阿里率領的阿拉伯軍隊驍勇善戰,長驅直入,比英軍提前一天攻入。但戰後,英阿雙方在管轄大馬士革這個問題上發生了嚴重的分歧,英國背信棄義地拒絕了阿拉伯人的獨立請求,而勞倫斯困於複雜的政治外交鬥爭之中,仕途失意,不得已退役。 摘錄自:https://kknews.cc/entertainment/mp8lza2.html 2. 摘錄自中文維基百科: -概述: 电影描述一战时,英国军官T·E·劳伦斯在开罗情报部及英国外交部阿拉伯局任职,期间拉拢阿拉伯部族,协助阿拉伯起义对抗奥斯曼帝国的事迹。电影的主题包括劳伦斯与战争中暴力(特别是阿拉伯部落之间和与土耳其军队作战时)的情感斗争,对个人身份的认同(“你是谁?”是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台词),以及在他祖国的英军与他新结交的阿拉伯游牧部落之间如何作出选择。 -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上校(英语:Thomas Edward Lawrence,常称T. E. Lawrence,1888年8月16日-1935年5月19日),也称“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是一位英国军官,因在1916年至1918年的阿拉伯起义中作为英国联络官的角色而出名。他成为公众偶像有部分原因是因为美国旅行家兼记者洛维尔·杰克森·托马斯所写关于那场起义的轰动一时的报告文学,还有劳伦斯的自传体记录《智慧的七柱》。许多阿拉伯人将他看成民间英雄,推动了他们从奥斯曼帝国和欧洲的统治中获得自由的理想;同样地,许多英国人将他包括在他们国家最伟大的战争英雄之一。 —————————————————————————————————————————————————————— -1896年,劳伦斯进入牛津公立男子学校就读。1907年,19岁的劳伦斯获得了牛津大学耶稣学院每年50英镑的奖学金,主修现代史。1908年夏天,作为现代历史研究课程的一部分,劳伦斯骑着自行车到法国进行了第一次考古旅行,参观了英法百年战争时代的古战场遗址克莱西、阿金库尔、色当等,并考察了修建于罗马帝国时代、西哥特时代及百年战争时期的众多古堡,行程达4000多公里。1909年6月18日,劳伦斯前往近东,独自徒步考察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境内的十字军古堡遗迹。1909年10月,劳伦斯回到了牛津大学。他在中东的考察记录、草图、照片都写入了他的毕业论文《12世纪末十字军运动对欧洲军事建筑风格的影响》。这篇论文让他在牛津以一等优秀成绩毕业。 大学毕业后不久,1911年1月,22岁的劳伦斯以考古工作者的身份返回中东,参加了发掘奥斯曼帝国境内赫梯王国都城卡赫美士遗址的考古行动。1914年春天劳伦斯离开卡赫美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因为劳伦斯会讲阿拉伯语,了解近东地区的风俗和民情,所以从伦敦的总参谋部地理情报分部调派往开罗的英国陆军情报局工作。 著作 《智慧的七柱》,一译《智慧七柱》,有关阿拉伯大起义的回忆 录。(ISBN 0-9546418-0-9) 《铸造》,基于皇家空军服役经历而创作的小说。(ISBN 0-393-00196-2) 《奥德赛》,翻译自希腊文的荷马史诗。(ISBN 0-19-506818-1) 《森林巨人》,1924年翻译的法国小说。(原作者Adrien Le Corbeau) 《十字军城堡》,牛津大学的毕业论文。(ISBN 0-19-822964-X)(ISBN 0-907151-68-X) 《劳伦斯书信》,由Malcolm Brown选编。(ISBN 0-460-04733-7) 《劳伦斯书信》,由David Garnett编辑。(ISBN 0-88355-856-4) 名言 丘吉尔对劳伦斯的评语: "I deem him one of the greatest beings alive in...

订阅我们的Newsletter

快速获取我们的最新动态,为您准备的文化内容

最新文章

系列观影 | 巴贝特的盛宴,找回心中遗忘的恩典

10月17日 19:30 系列观影《巴贝特之宴》

观影会|幸福与面子的两难,在秋日品一颗爱情糖的酸甜

华裔导演伍思薇,用一部轻松的爱情喜剧,道出了东亚人们在爱里常常遇到的普遍困境

玛克玛尔巴夫十部佳片:“拍电影是为了呼吸”

Taste of Cinema 选出的玛克玛尔巴夫最杰出的 10 部电影

观影会| 如何编织波斯地毯

对于西亚大地上的游牧民族来说,“Gabbeh” 就是生活本身。这样的地毯永不复制,因为一个故事不会重复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