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购物车里没有产品

2022年沙皮狗书单

今年被教训最狠的一句话就是:没有常识,你的认识都会是扭曲的。大常识,便是水往低处走,人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还有很多小常识,例如生病了多补充蛋白质,人没法把自己徒手提起来,许多自然科学知识都属于这类。常识,就是恒常的知识,不为人的意志所转移,不为人的意志所改变。没有常识,一阵风吹过古代人都以为是神仙驾到,没有常识,真以为碘盐可以防核辐射,以为微波炉辐射有害健康,以为冬泳就可以预防新冠。回到常识,这三年或许会更好。不止这三年。

常识需要学习,所以读书的时候更要分清楚自己读的哪些是常识,哪些是认识。但如开头那句教训所说:认识必须基于常识,否则你怎么认都是扭曲的。

惭愧,看来我从以前到现在读的大多数书还是“认识”一类的。杨绛说我们想的太多,读的太少。是的,我们价值多元了,但如今多数人也价值虚无了。我看还有认识太多,常识太少。

明年更多会督促自己回到常识,学习常识。

电影

《真实眼泪之可怖》

当代哲学家齐泽克写导演导演波兰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书。齐泽克就抓住一个点展开来写:基耶斯洛夫斯基曾经是纪录片导演,后转为虚构,原因是拍纪录片时,面对真实的眼泪,被摄者的哭泣,他没法举起相机,太残忍了。这便是“真实眼泪之可怖”。于是他往后决定找演员来演出这些眼泪,以虚构代替真实,以虚构超越真实。

《Godard on Godard》

今年也走了太多上个世纪的巨人,我最爱的电影人让-吕克·戈达尔去世,对我而言算是一件此生十分重要的事件,堪比鲍勃·迪伦去世那种给世界带来的震撼。Godard on Godard是一本戈达尔文集,收录了他的各种对谈,个人写作,电影札记等。戈达尔的文字读起来不容易,大量随意的引用,各种人名书名地名电影名,就像贴满了冰箱的便利贴一样。在戈达尔的文法里这些名字可被任意用作主谓宾,好像他的文章全部由这些名字组成。这也是为何他会拍出(只能拍出)像《电影史》和《影像之书》这样的作品。

《Everything is Cinema》

戈达尔的传记,很多拍摄背后的故事和八卦。戈达尔去世时,Richard Brody也写了一篇悼文,我翻译了过来:《他是电影的北极星》

《塔可夫斯基父子》

今年读到非常喜欢的一本书!作者写电影导演与他的父亲,两个塔可夫斯基之间的关系与故事。你说它是传记吧,但它的风格如诗歌般,好像电影《镜子》那样。或许只有诗歌的语言才能够写就诗人一生的故事。

《迷影:创发一种观看的方法,书写一段文化的历史 1944-1968》

好书,可惜这种书没什么市场。迷影在国内本来就是个小圈子,迷影中间更没多少人会有心思看完这五百多页的大部头(大家更爱看电影而不是书),更别说它是本历史书,所以被翻译引进不容易。但还是希望喜爱电影的人都能多少了解这段历史,它并不久远。

Cinephile,迷影,-phile作为词缀是一种病,也就是说这帮迷恋影像的人,是发烧病人,俗称发烧友。让我想起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教育都让自己小孩不要迷进什么东西,比如“你可以玩游戏,但不要沉迷;你可以打球,但不要沉迷;你可以二次元,但不要沉迷…”其实“迷”是一种很美好的状态,太多人从未沉迷过任何一样东西。在我看来,要先迷,然后再祛魅。但至少要先“迷”过。伟大的事业都是从“沉迷”开始的。

正是五六十年前那帮迷影,如书名所言,不断创发了新的观看方法。你可以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往里面看,站远了看,还可以看见不可见之物。是这帮人携电影走出了传统的艺术形式。更重要的,是这帮人严肃和认真的精神(“他们竟然在认真地看电影!还为自己喜欢的作品争得面红耳赤!”)当然,还有他们的激情和勇气。

《The Stanley Kubrick Archives》

斯坦利·库布里克每部电影背后的档案与故事,装帧排版纸张以及文章质量都极高,阅读这种书就是享受,就是书太重。

《总体屏幕:从电影到智能手机》

黑镜理论版,却不如黑镜拍出来的深刻…观点是OK的,我们已经进入了总体屏幕社会,从屏幕中来,到屏幕中去,其实更进一步,可以说是媒介化界面化的过程。拉拉杂杂扯了一堆,自己搞出各种分类来讲讲,没啥意思。把全书没用的东西拿掉,留下前言就可以了和总结就可以了。

《王家卫访谈录》

王家卫:我自己觉得其实不算是很好的,真正好的对白就是戈达尔 (Jean-Luc Godard)的对白。我们的对白只属文艺腔,戈达尔的才算是 poetic(有诗意)。

摄影

《伤感之旅 ·冬之旅》

可能是荒木经惟最好的一本摄影集,已经不记得是第几遍看这本看哭了。荒木经惟记录了他和妻子从蜜月到妻子去世的这段生命旅程。他抱着给妻子拍的遗像走进追悼会场,他说:”我作为摄影家,亲子捧着阳子的遗像,我这一生恐怕再也拍不出超越这幅肖像的作品了。”这便是摄影,摄影一定是件用爱才能做好的事,而摄影的魅力只有时间才能够揭晓——那触不可及又切实存在过的过去。

《Hiroji Kubota: Photographer》

玛格南唯一的日本摄影师久保田博二,在中国也蛮有名的,因为他拍摄过诸多中国的作品。不过他拍纽约、朝鲜或是社会新闻的那些作品就感觉一般,玛格南风格,看多了审美疲劳……太多形式美学。

《Inside Iran》

关于伊朗的摄影集,更多介绍看我译的阿巴斯这篇序吧:《这些照片代表了本世纪的巨大挑战:短暂与永恒》

人工智能

《超级智能:路线图、危险性与应对策略》

这本书不是那种随便胡吹一通的人工智能简介,到后面会有一点阅读门槛。豆瓣评分不高,但实际上写得非常好。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更有趣的是,他是哲学专业,因此他比技术专家要有更多人文方面的思考。作者是人工智能专家,深入到实操层面的,他已经尽力把最复杂的那些东西讲得通俗易懂了。

《人工智能哲学》

人工智能入门书籍,作者从人类最初的技术——语言与火,再到文字与车轮,顺着技术发展的路径,讲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算是给不太明白人工智能技术的外行做一次人文通识介绍。

《Reality+》

哲学家写虚拟现实,我猜之后会有翻译引进。观点没什么新颖的,但算是游戏哲学和虚拟现实非常好的入门读物,作者文笔顺畅,循循善诱。作者重拾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这种观念似乎早被现代观念抛弃了,今天我们当然不会认为自己的身体里还居住着一个灵魂,而肉身只是像机械一样被灵魂驱动的东西。但这一切都在游戏中实现了,游戏中的角色会知道在他们的世界之外还存在一双操控的手吗,在当今电子游戏和虚拟现实中,我们在游戏里有具肉身,能交互,也有肉身反馈,而控制肉身的大脑却在游戏之外,这不就是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吗?

文学

《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电影《银翼杀手》的原著小说,发现电影还是改编了很多情节的,比如小说里的宗教“默瑟主义”,人们通过一种叫做共鸣箱的装置,类似于VR,体验与默瑟老人一起向高峰攀登的过程,而在与默瑟相伴的故事中,主角意识到一切皆为假,一切皆为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终收获一种平静,收获“早已应得的安宁”。“默瑟主义”在我看来是小说中非常精彩的设置,使得这个故事有比电影更为深刻的哲学意味,有种东方的禅意。当然,也能理解为何电影取消了这一设置,《银翼杀手》更想聚焦于赛博朋克和人与非人那种时髦的反思,塞太多东西进去,估计电影观众反应不过来,两小时长的电影也容易散掉。

《婚姻中的陌生人》

导演库斯图里卡的短篇小说集,凡是看过他电影的都难以否认他的天才。此前看了他的自传《我身在历史何处》,他的文字也是才气逼人。看他的小说就好像在看他的电影剧本,如出一辙,就讲巴尔干那种魔幻荒诞的生活——爱逼逼政治的父亲,整天抱怨父亲的母亲,无处不在的铁托和黑色幽默,斯拉夫人没有笑话就根本活不下去。

听到母亲一再呵斥,泽蔻从河里走了出来。阿依达脱掉他的鞋子,搓搓他的脚趾,又呵了几口热气暖他的脚掌。泽蔻期待着他的父亲能有所行动。
“斯拉沃,我可怜的朋友……你就不能抱抱你的孩子吗?难道会抱断你的胳膊?!”
“不卫生!”
“怎么?抱抱自己的孩子都不卫生吗?”
“一些看不到的病毒正威胁着整个世界。受难的可不仅仅是人们想到的苏联人和美国人而已。到时候,整个世界都完了!”
“如果你说的那个世界要完了,那还真是个损失呢!得啦,快点儿抱抱他吧……”
“这是一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当年拿破仑和希特勒被困在俄罗斯的时候,也正是遇到了这样的寒流。”父亲说完,往两颊涂满剃须泡沫。
“布拉措……求你啦!说天气能不能不掺和政治啊?”阿兹拉一边穿鞋子一边反驳道。
“我可没跟你谈政治,”父亲一边扎领带一边强调,“我跟你说的是事实。”
“事实……什么事实?!”母亲一边穿大衣,一边吃惊地问。
“波黑共和国水文气象研究所的武科·泽塞维奇的官方天气预报啊。”
“可我好像没听见武科在天气预报里提到希特勒和拿破仑啊!”

《偶像失格》

2021年获各种大奖的日本文学,拿了芥川奖。一个少女日记式的追星故事,语言和视角都蛮有趣的,只是看这本小说有种在看微博追星少女长文的感觉。因为很快就能看完,感兴趣的话读一读也还行。

《华氏451》

经典反乌托邦小说,fireman不再是防火员,而是放火员,而销毁的对象就是书。这本很多年前的小说早早就预言了我们当代人的精神状况——渴望生活在一个被屏幕环保的房子里,一切思维都是图像式的,越发肤浅。阅读被禁止,被审查。我译过一个作者Ray Bradbury的访谈。

他没有上学,以前很穷,他的所有教育都来自于图书馆,自我教育。所以他说任何与书有关的事情都会触动他,对审查更是深恶痛绝。特吕弗曾将《华氏451》改编成过电影,然而当时年轻的他改编并不成功。小说的语言极具风格,这种文学性是电影难以承接的。

《本托的素描薄》

可能是今年最喜欢的一本书,如同库斯图里卡在电影、音乐、文学领域都有着天才一样,约翰·伯格也是一个全面的天才。得益于他的绘画训练,他的散文有着敏锐的观察,文笔如同他笔下的线条一样游刃有余。约翰·伯格的气质是:你可能不完全同意甚至反对他的观点,但你会想和这样的人做朋友。温柔、亲和,又犀利,敢爱敢恨,这风度叫人羡慕,是我学习的榜样。

理论

《流行音乐与资本主义》

很通俗易懂,不愧是写给本科生看的书,真是一位好老师,入门能看到这样的书相当幸福。

2007年作者写过如下判断,今天也八九不离十:

(1)音乐的断片化与散逸化。作为音乐基本单位的专辑的失效。正如iPod的的机播放功能所展现的那样,乐曲将会以单首曲目的形式被消费,音乐将会想越发地背景音乐化。而在以手机等载体进行消费的情况下,作为单位的单首乐曲会进一步被分割,而后以乐句等单位被消费。

(2)电视和广播媒体地位的相对低下。随着互联网成为情报收集的中心,以电视和广播为中心的推广及捆绑策略将不再像以前那样奏效。

(3)音乐的装饰品化与消费循环的加速化。消费的循环将会变得比CD时期还要短,首发销量的重要性变得比CD时期更强。尤其是随着手机彩铃功能的出现,除了自己听,想让别人赶紧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的欲望也随之变得越发强烈,于是音乐持续被装饰品化,但同时也很快就会被厌倦。

(4)音乐的档案化与消费的长期化。与热门歌曲消费循环的加速相对,过去的音乐在网络空间上被无限性地档案化,于是所有的乐曲便开始在市场中被数据库化。因为数字文件不会产生库存问题,所以曲子一经发表,几乎就等于永远地留在了市场中。

(5)音乐评论地位的相对降低。随着J-pop 登场而开始的音乐评论的地位降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发展下去。同时代的音乐情报基本上都在网上传播,而像博客、维基百科、社交网站那样不管哪个用户都可以随意书写的形式,将成为评论最主要的媒介。以过往的实体媒介(杂志) 为中心的音乐评论将会得到重新建构。

(6)音乐内容产品成本的相对降低。对着音乐产业根本性的结构变化(唱片公司的重组合并,以及与电信产业等其他业种的融合),生产和流通的成本将会急剧降低。同时,随着与无休无止的非法拷贝进行的持续斗争,乐曲将会像自来水一样以近乎免费的低价格或以定期收费的形式提供给消费者。

(7)市场中兼职音乐人数量的增加。将专业和业余分隔开来的墙变得越来越低,以前作为兴趣爱好活动着的乐队开始运用数字音乐下载的形式加入市场。同时,很多专业音乐

人变得难以单靠音乐维持生计,于是这些音乐人也逐渐开始做兼职或搞副业。

(8)现场活动和音乐会重要性的提高。随着媒介的变化,音乐的消费变得稀薄化,而与此相反,现场及音乐会的体验将会被作为具备高稀缺性的商品而放大。现场和音乐会将会持线性地娱乐化、活动化式地发展下去,音乐以外的附加价值——周边商品、餐饮等——所扮演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

《动物与人二讲》

西蒙东给心理学学生上的两堂课,讲人对动物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辩证过程:

第一阶段(正)

古希腊罗马时期,大都相信灵魂转世,人、动物、植物,在灵魂上是连通的,这辈子做人,下辈子做马,并非有着极为严格的区分。

最早将人的生命与动植物生命对立开来的,是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区分智性与本能,并在某种程度上将智性与本能对立……他创立了一种人本主义。“(p9)

柏拉图把人、动物、植物按等级依次顺序排序。“柏拉图是通过人进而考量动物的。到了亚里士多德这里,他不再将人动植物按等级划分,反而建立了一套以实证为基础的生物学。他认为人动植物都共享着相同的功能和灵魂。虽然人比动物多了理性,“但人类在本性上与动物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差异。”(p19)

第二阶段(反)

然而到笛卡尔这里,就把人和动物二元对立开来了。”这个对立确认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存在,而不仅仅是两个不同等级的存在,一方面是缺少理性,甚至是缺少意识的动物的现实,总之动物缺少内在性;“另一方面,人能够自我意识,拥有精神感知,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与其价值,而动物没有。p36

笛卡尔主义的二元论,首先将动物作为非人的虚构存在来认识,作为人的陪衬,”是人所不是的生命体或虚假生命体,是某中被完美构建的人的现实的翻底片。“p37

第三阶段(合)

约19到20世纪,该时期拒斥笛卡尔主义,但不是说动物也是理性的存在并且拥有内在性和感性,而是“在动物性观念中加入现实内容,此现实内容可以描述人的特征。”(p38)

在当代,我们在动物的本能生命、成熟过程、行为发展中发现的东西,能够让我们思考人的现实,甚至社会生活,它们部分地存在于动物群体之中,并使得我们去思考关系的不同类型,比如人类的优劣性关系。

《反抗者》

重新精读加缪的《反抗者》,发现原来读的简体中文本错误频频,翻译之糟糕令人汗颜,我怀疑是老师带着几个学生随便译出来的。所以这次对照英法本读了台版严慧莹的译本,非常好。在英文译本中有一篇前言,极其浓缩准确地把加缪的这本书总结了,但没有收录在中文版中,我把它译了出来:

如果我们决定活下去,那一定是因为我们已经决定:我们的个人存在具有某种积极价值;如果我们决定反抗,那一定是因为我们已经决定:人类社会具有某种积极价值

《无知的教师:智力解放五讲》

这本书应该颠覆了很多人对于教育的认识。朗西埃首先讲述一个教师的案例——这位语言教师不教一字,单凭一本游记的法语-荷兰语双语译本,让学生自学,学生们就在期末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这个案例向我们说明,人的智力是可以自学成才的,而且一切知识都已经在一切之中,教师提供的是学习的线索和路径,而非知识。教师不应以压过学生一头的姿态出现,这种教育是种钝化,它的前提是让学生承认自己是个一无所知的白痴,而必须通过教师教导才能学习成长。这很好地解释了当下中国的钝化教育,学生们不再思考,而是背诵老师提供的“标准答案”。

而朗西埃进而要向我们讲的是:平等不是目的,而是起点。我们不要自认天生无知,必须要有“智者”引导才能学习,这种自我钝化的观念妨碍智力解放。教育是为了解放智力,人有着无限的可能。

《Rethinking Visual Anthropology》

影像人类学属于对传统人类学的反思,以前人类学家们自己带着相机去采集“异域风情”,后来人类学家们反思这样收集到的照片影像,都充满了人类学家自己的主观视角和臆想。于是他们将相机交给当地人,教会他们使用,由当地人自己拍摄,借由“他人之眼”观察——为什么他要拍这个空房子?为什么他要拍这个人?为什么他要拍这拍那,当把相机交出去后,同一个地方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影像,仿佛更少修饰,更加“原汁原味”,而人类学家的任务就是整理档案和思考。本书是对这种方法的再思考,影像人类学,它算一门学科吗?它是否只能算一种人类学方法?当你获得“原汁原味”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无厘头,杂乱,低效,可能毫无用处的信息。另外,手机时代,人类学观察对象也已对图像生产越发熟练,其中还加入了技术扭曲的因素——手机算法对图像的美化,图像的数据压缩失真等。所有这些复杂的因素都逐渐将人类学观察从一个“孤立的岛屿”拉向一个更复杂广阔的网络,人类学家该如何重新组织自己的思考呢?

历史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别被书名骗了,这书名就好像那种烂大街的劣质历史书一样,根本体现不出它严肃精美的品质。本书的作者是位很厉害的历史学家,得有多深的功力才能在这么短的篇幅内讲完欧洲从古希腊到现在的历史啊。他不是事无巨细地给你罗列帝侯将相,朝代更迭,而是从欧洲的精神出发(其中宗教是很大的影响因素),循循善诱地引导你了解欧洲何以成为欧洲,为何不是统一而是分裂的欧洲,为何是民主而非集权的欧洲……这本书简洁而连贯,非常适合那些想要入门了解欧洲的人。

《续命:奥斯维辛女子乐队纪事》

刽子手也要听音乐,而音乐拯救了刽子手下的那些幸存者。谁能想到恶魔也听莫扎特和舒曼呢?谁能想到集中营里还需要组乐队呢?门格勒医生,奥斯维辛最变态的医学实验恶魔,却对音乐有着超高品味和要求。克拉拉,和叙述者法尼娅一起进入集中营,拖法尼娅的福,一起进入了乐队,却在最后抄起棍棒成为“管理者”,变为冷血恶魔。人们可以一边对某些人行葬礼,一边把人毫无感情地丢进毒气室,一切荒诞的事情你都可以在奥斯维辛里见证。她们本应在15:00被党卫军毁尸灭迹,英军在11:00赶到拯救了一切,最后读到这里我仿佛和叙述者法尼娅一起躲过了死神的镰刀,替她们高兴和感动。

《中国食辣史》《一嚼两千年》

两本书放一起介绍,因为它们都出自同一作者,关注的都是食物。作者窥斑见豹,从一种平常的食材入手,挖到背后关于人的历史、政治、经济……总之我读完收获颇丰,而作者的文笔更是令人印象深刻,没有那些弯弯绕绕,清晰,流畅,没有废话,没有文邹邹,也不干巴巴,讲人话,给人愉快的阅读体验,这在学者里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另外十分期待作者的新题“臭史”。

传记

《明暗之间——鲁迅传》

这是本作者面向大众市场写作的一本鲁迅传记。读到鲁迅年轻时的生活,越发觉得自己这代人想要超越民国时期那代人的学识,几乎是不可能……人家很小的时候就读完中国经典,然后去学习西方知识,每一步学问都很扎实。而我们,东不成西不就,整天飘飘然,只懂点时髦的词汇概念,没啥真本事。基本功很重要啊!

《约翰·伯格的三重生命》

算是对约翰·伯格的评论书,而非严格意义上的传记。没有把约翰·伯格的那种才气体现出来。书里引用到:考虑一张画时考虑的是它的延续性。这本书应该延续不了,只会被收到无尽的二三手文献故纸堆里。

《美与暴烈——三岛由纪夫传》

传记从三岛由纪夫生命的最后阶段开始倒叙,刻画细致入微,临场感十足。我一直很喜欢三岛由纪夫的作品,他和约翰·伯格都一样有风度,尽管一个在右,一个在左,但依旧是:你可以不同意他(甚至三岛那种天皇派和军国主义倾向令人反感),但你一定会尊敬这位个子不高但让人心理上感觉很高大的人。看完这本三岛传,对他的政治倾向和美学取向有了更多的同情,而非仅仅是站在远处观察和批判。为何此人会如此这般?我想这就是传记的好处,它将肉身归还于精神,终于让我们看清一个“人”的形象。

谢谢您的支持!
沙皮狗
沙皮狗http://shengyu.ffmm.com
明德影像主理人,综合媒介创作者

最新文章

所有的战争报道都应该是反战报道:2024年荷赛,展现新闻摄影的力量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通称“荷赛”)的全球获奖者名单已经公布, Mohammed Salem 荣获年度摄影奖

《奇幻核子战》(Fail-Safe)资料索引

与西德尼·吕美特导演电影《奇幻核子战》(Fail-Safe)有关的资料索引,持续更新中

《这个男人来自地球》电影剧本

一个普通男人的秘密在他的辞职事件中开始显示出端倪。历史教授约翰奥德曼(David Lee Smith饰)说自己身上有一个让大家都匪夷所思的秘密,而为了保守这个秘密他不能在一个地方超过十年。他的朋友们试图去发掘他的故事中的秘密,这一举动让约翰非常生气,而他的朋友却发现约翰的故事是无法被否定也无法查证的,究竟约翰身上有着怎样的秘密?一幕幕碎片联系起来,带给我们一个意料之外的故事高潮。

“主席先生?我们该对死者说些什么?” |Fail Safe

一篇非常棒的关于Fail-Safe的影评。“《奇幻核子战》关于人类对悲剧感受的直接表达,这正是《奇爱博士》最典型的缺失。”

相关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