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3年10月31日
[vip]
1917年4月:
列宁和其他革命者从德国返回俄国
1917年10月:
布尔什维克推翻了亚历山大·克伦斯基领导的临时政府,工人和水手占领了圣彼得堡的政府大楼和冬宫,并最终占领了莫斯科。
内战
1918年 – 布列斯特 – 立陶夫斯克条约:
根据该条约,俄罗斯将大片土地割让给德国;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乌克兰、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宣布从俄罗斯独立。
1918-1920年:布尔什维克或红党与反布尔什维克或白人之间的内战蹂躏了俄罗斯
在俄罗斯北部,英国,法国和美国军队占领了摩尔曼斯克和大天使,直到1919年,而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他们占领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符拉迪沃斯托克一直由日本人占领,直到1922年。
1918-1921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宣告,国家控制了整个经济;
当军队为了自己的需要和城市居民的需要而没收粮食时,顿河地区的数百万农民饿死了。
1920年:苏联与波兰开战
1921年:与波兰签署和平条约
1921年:新经济政策迎来了部分回归市场经济和稳定时期
集体化和清洗
1922年:
联盟条约正式加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1936年分为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加入苏联。
1922年:德国承认苏联
1924年:
苏联通过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为基础的宪法,规定了土地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列宁去世,由约瑟夫·斯大林取代。
1928年:
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为整个经济设定目标和优先事项,标志着新经济政策的结束。
农业集体化开始,许多相对富裕的农民或富农被杀,数以百万计的农民家庭被消灭,他们的财产被没收。
1936-1938 年:
宣布发现以列夫·托洛茨基为首的反对斯大林政权的阴谋,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清洗,其中数千名据称在武装部队、共产党和政府中的持不同政见者被判处死刑或长期监禁。
1933年:
美国承认苏联
1934年:
苏联加入国际联盟
1939年8月:苏联和纳粹德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德国入侵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苏联军队进入波兰,然后波兰被德国和苏联瓜分
1939-40 年:俄芬战争,以芬兰将领土割让给苏联而告终
现在为俄罗斯加累利阿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
1940年:
苏联军队占领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然后并入苏联;罗马尼亚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割让给苏联,苏联宣布摩尔达维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 现在摩尔多瓦的独立共和国。
1941年4月:苏联和日本签署互不侵犯条约
1941年6月:
德国入侵苏联,到年底占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部分地区,包围列宁格勒(现称为圣彼得堡)。虽然苏联的反攻拯救了莫斯科,但到1942年6月,德国人已经到达了斯大林格勒(现在称为伏尔加格勒)的大门,靠近高加索油田。
1943年:
德国人未能占领斯大林格勒;苏联军队发动了一次全面反攻,最终在 1945 年 5 月占领柏林。
1945年:苏联和盟国在雅尔塔和波斯塔姆首脑会议期间就战后在欧洲的势力范围达成谅解。
1945年8月:苏联对日本宣战
最终吞并了萨哈林岛的南半部和千岛群岛
1948-49年:柏林封锁
苏联未能阻止补给品到达被西方军队占领的柏林地区
1949年:苏联爆炸了第一个原子装置;承认了中国的共产党政府
1950年 – 苏联和中国签署为期30年的联盟条约
1950-1953年 – 朝鲜战争爆发,苏联与西方的关系明显恶化
1953年3月 – 斯大林去世
由格奥尔基·马林科夫接任总理,尼基塔·赫鲁晓夫担任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
1953年 –
苏联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55年 –
尼古拉·布尔加宁取代马林科夫担任总理
1955年 –
华沙条约组织或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1956年 –
苏联军队帮助镇压匈牙利的起义
斯大林解冻后
1956年2月 –
赫鲁晓夫在第20次共产党代表大会上发表秘密演讲,谴责斯大林的独裁统治和个人崇拜。
1957年 –
有史以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绕地球轨道运行
1958年 –
赫鲁晓夫在解雇布尔加宁后成为总理 – 除了共产党主席
20世纪50年代末,
中国在莫斯科与西方和平共处的政策上与苏联闹翻
1960年 –
苏联在苏联领土上击落美国间谍飞机U-2
1961年 –
尤里·加加林进行了首次载人轨道飞行
1962年 –
古巴导弹危机因苏联导弹在古巴的存在而爆发
1963年 –
苏联加入美国和英国签署禁止大气层核试验的条约;
美苏“热线”设立
勃列日涅夫时代
1964年 –
赫鲁晓夫被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取代为共产党第一书记;
阿列克谢·柯西金成为总理
1968年
苏联和华沙条约组织军队入侵捷克斯洛伐克,以阻止自由化的趋势;“勃列日涅夫主义”被阐明,赋予共产主义国家干预其他政策威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共产主义国家的权利。
1969年 – 苏联和中国军队越过边境发生冲突
1972年 –
苏联和美国签署SALT-1军备控制协议,预示着缓和的开始
1974年 –
苏联同意放宽其移民政策,以换取与美国的最惠国贸易地位
1977年 –
勃列日涅夫根据新宪法当选总统
1979年 –
苏联和美国签署SALT-2协议;
苏联军队入侵阿富汗,正式结束了与西方的缓和时期
1980年 –
柯西金被尼古拉·吉洪诺夫取代为总理;柯西金去世
1982年 –
勃列日涅夫去世,由克格勃局长尤里·安德罗波夫接任
1984年 –
安德罗波夫去世,由康斯坦丁·契尔年科接任
开放、改革和切尔诺贝利
1985年
契尔年科去世,由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接任共产党总书记;安德烈·葛罗米柯成为总统。
戈尔巴乔夫开始了一场反酒精运动,并颁布了开放,开放,重组或改革的政策。
1986年 –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
放射性物质在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其他地区的大片地区肆虐。
1987年 –
苏联和美国同意报废中程核导弹;
鲍里斯·叶利钦(Boris Yeltsin)因批评改革步伐缓慢而被免去莫斯科党主席一职。
1988年 –
戈尔巴乔夫取代葛罗米柯担任总统;
挑战哈萨克斯坦,波罗的海共和国,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民族主义者;
共产党特别会议同意允许私营部门。
1989年 –
“1989年的革命”,苏联强加在中欧和东欧的共产主义政权被推翻。
活动从波兰开始,传播至匈牙利,东德,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在东德,一系列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公众集会导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苏联其他地方:苏联军队离开阿富汗;格鲁吉亚的民族主义骚乱;立陶宛共产党宣布从苏联共产党独立;第一次公开竞争选举的人民代表大会或议会。
苏联之死
1990年 –
在亚美尼亚人和阿塞拜疆人之间的种族间杀戮之后,苏联军队被派往阿塞拜疆;
共产党投票结束一党专政;
戈尔巴乔夫反对波罗的海国家独立,并对立陶宛实施制裁;
叶利钦通过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议会选举,产生了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统,并离开了苏维埃共产党。
1991年8月 –
高级官员,包括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亚佐夫,副总统根纳季·亚纳耶夫以及内政部和克格勃的负责人,在克里米亚的度假别墅中拘留戈尔巴乔夫,但三天后他们自己被捕;
叶利钦在俄罗斯取缔了苏联共产党,并没收了其资产;
叶利钦承认波罗的海各共和国的独立;
先是乌克兰,其次是其他共和国,宣布自己独立。
1991年9月 – 人民代表大会投票支持苏联解体
1991年 12月8日 –
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领导人签署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
1991年12月25日 –
戈尔巴乔夫辞去苏联总统职务;
美国承认剩余的苏维埃共和国的独立。
1991年12月26日 –
俄罗斯政府接管苏联在俄罗斯的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