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购物车里没有产品

电影私塾 | 人工智能——如履薄冰的21世纪

20世纪人类面临最大的问题,或许是核能,是原子弹,爱因斯坦曾后悔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盒。

现在21世纪已经过去20年,本世纪最核心的问题已逐渐浮出水面,不是其他,正是人工智能。启蒙时代之后,人类社会步入了前所未有的理性时代,计算主导着人类的思维。然而,人的理性计算速度是绝对不如计算机的,《超级智能》的作者尼克·波斯特洛姆提出,等到智能爆发的那一天,人类社会将被“击破苍穹”,到时我们何去何从?整个6月,明德影像资料馆做了为期一月关于人工智能的研讨班,7月10日14:30我们将本次讨论的成果做一次分享展示。



AI与人的生存焦虑

分享人:沙皮狗我们围绕三部电影展开讨论:从人-AI再到到仿生人-AI的,其中我们发现了人对自身身份的焦虑,乃至对生存的焦虑,我们如何与AI相处是我们需要面临的问题。AI究竟是工具,是伙伴,是敌人,还是另一种硅基生命体?明德影像资料馆主理人沙皮狗将带我们一起回顾整月人工智能讨论的要点,以及从三部电影中梳理出的思考脉络。


《2001太空漫游》(1968)

导演: 斯坦利·库布里克
编剧: 亚瑟·克拉克 / 斯坦利·库布里克
类型: 科幻 / 惊悚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美国
语言: 英语 / 俄语
上映日期: 1968-04-02(华盛顿首映) / 1968-05-12(英国)
片长: 149分钟

《银翼杀手》(1982)

导演: 雷德利·斯科特
编剧: 汉普顿·范彻 / 大卫·韦伯·皮普尔斯 / 菲利普·迪克
类型: 科幻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 德语 / 粤语 / 日语 / 匈牙利语 / 阿拉伯语
上映日期: 1982-06-25(美国)
片长: 117分钟(最终剪辑版) / 116分钟(导演剪辑版)

《银翼杀手2049》(2017)

导演: 丹尼斯·维伦纽瓦
编剧: 汉普顿·范彻 / 迈克尔·格林 / 菲利普·迪克
类型: 剧情 / 动作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英国 / 加拿大 / 匈牙利 / 西班牙 / 墨西哥
语言: 英语 / 芬兰语 / 日语 / 匈牙利语 / 俄语 /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2017-10-27(中国大陆) / 2017-10-06(美国)
片长: 163分钟 / 162分钟(中国大陆)

一切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Richard Strauss)开始说起。这首音乐是电影《2001太空漫游》第一章的开篇曲,你会听到三个音符:C-G-C,最后一个高八度的C,相比起第一个C,有着相似的面孔,却是另一个阶段,意味着另一种境界。

Richard  Strauss与库布里克在《2001》中的相遇并非偶然,二者都着迷于尼采《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超人思想。尼采认为猿人和人类的距离就像是人类与超人的距离,如此一来,人类只是猿人像超人进化的过渡阶段,一如音乐中的C-G-C徐徐上升的三连音。而《2001》可分为三章,第一章讲述猿人通过接触神秘的黑色石板,得到技术进步的故事,第二章里,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神秘黑色石板,从而又一次获得技术进步,得益于人工智能“哈尔”与冷冻技术,宇航员们前往土星。然而中途却遭到了AI的背叛——或者说,是人类背叛了AI——在冷冻仓内的宇航员被AI关掉了维生装置,其中一个宇航员在一次太空行走任务中被AI扔出,变成了宇宙的尘埃。而此时,神秘石板正漂在土星附近。最后一章,剩下的一位宇航员进入一个复古的客厅,并在床上迎接他生命的终结,床前立着的正是那块神秘黑色石板,人类终于迎来了进化,蜕变成为星孩(Star Child)。

所以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样的音乐开始,以《2001》作为开场,再到《银翼杀手》的两部作品。我们挑选这三部电影开始我们关于人工智能的讨论,实际上讨论的就是人类的进化。而这种进化是:猿人-人类-人工智能-仿生人。

关于人工智能,这次研讨班主要看了两本书。第一周观看《2001》时,我们同时阅读了《人工智能哲学》(拜伦·瑞希,文汇出版社,2020)

这本书没有那么深刻,但它对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技术的介绍路径是契合《2001》的。作者从人类最初的技术——语言与火,再到文字与车轮,顺着技术发展的路径,讲到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算是给不太明白人工智能技术的外行做一次人文的通识介绍。

而本次研讨班阅读的第二本书《超级智能:路线图,危险性与应对策略》(尼克·波斯特洛姆,中信出版社,2015)则相对深入,作者是人工智能专家,牛津大学人类未来研究院院长。更有趣的是,他是哲学专业,因此他比技术专家要有更多人文方面的思考。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可以说作者已经竭尽所能把非常复杂的技术内容讲得通俗易懂,同时又不失专业性,两头都平衡得很好。

这本书主要讲的就是我们如何应对超级智能出现所带来的“智能爆发”,这已不是在做梦,而是在21世纪后半叶很可能发生的事情,一如20世纪的原子弹。当一个智商六千多的超级硅基生命体问世后,会出现哪些结果?人类还能做什么?总之,这本书带我们更深入,并且理性地去思考我们实际的未来。

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说的“人工智能”一词,一直有争议。如今很多人更愿意把它称之为“机器学习”。

⼈⼯智能在1955年左右开始成为⼀门真正的科学。那⼀达年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的数学教授约翰·⻨卡锡(John McCarthy)决定发起⼀个项⽬,探索“⼈⼯智能”的可能性和局限性。“⼈⼯智能”这个词就是约翰在上⼀年刚创造的新术语。该项⽬的⽬标是“找到某些途径,使机器能够使⽤语⾔、形成抽象概念、解决⽬前留给⼈类的各种问题,并改进它们⾃⼰”。为了做到这⼀点,他召集了另外三名计算机科学家:⻢⽂·明斯基(Marvin Minsky)、纳撒尼尔·罗彻斯特(Nathaniel Rochester)和克劳德·⾹农(前⽂讨论⾸个象棋计算机程序时提到过他),组成⼀个⼩组。这四名⼩组成员都致⼒于研究“可以思考的计算机”。

他们的⽬标是“探索如何让机器使⽤语⾔,形成抽象概念,解决⽬前留给⼈类的各种问题,并改进它们⾃⼰”。随后,他们⼜为这⼀⽬标增加了⼀条⾮常“乐观”的预测,说它乐观主要是因为考虑到那是在1955年提出的:“我们认为,如果精⼼选拔的⼀组科学家共同研究⼀个夏天,这些问题中的⼀个或多个可以取得重⼤进展。”

后来⻨卡锡后悔使⽤“⼈⼯智能”来描述这个概念,他觉得这个词的起点太⾼了。他真希望⾃⼰当时把它叫作“计算智能”。许多业内⼈⼠直到现在仍然同意这⼀观点,并竭⼒与“⼈⼯智能”这个术语保持距离,但是他们这么做似乎往往是出于商业动机,企图在⼈⼯智能领域再开辟⼀个新的领域,好让他们可以⾃称为先驱。(《人工智能哲学》P61)

我们在研讨班上尝试解释“何为智能”。

剑桥词典解释“Intelligence”一词为:the ability to learnunderstand, and make judgments or have opinions that are based on reason. 有能力去学习,理解,做出基于理性的判断或者选择。在英文的语境中,智能更加强调理性。但在中文里,智能有着更多内涵。

如果你从中文去理解,“智”即智力,思考,而“能”代表着能力,因此智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它能思考,然后它有将思考转为行动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我们显然不能说一块石头拥有智能。

智在甲骨文里,为“大”,“子”,“口”,异体字下面还有个“册”,表示大人把简册上的知识传授给小孩,有知识,才有智慧。在此智不仅与知识,还与教育沟通紧密相连。

」小篆作「𥏼」,隸省作「」(徐灝)。《說文》:「𥏼,識詞也。從白從亏從知。」段玉裁注:「此與矢部知音義皆同,故二字多通用。」《釋名》:「智,知也。無所不知也。」[i]

而《荀子.正名》中:「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而有所合謂之智。」意思是:“在人身上所具有的用来认识事物的能力叫做知觉。知觉和所认识的事物有所符合叫做智慧。”[ii]因此在这里“智”强调的是一种将认识与实际事物情况相连接的能力,而这种能力被考虑为人的能力。但在中国传统的语境中,这种能力最终会回到人的道德修为,智慧为圣人所有。因此逐智是一个道德目标。

英文语境中的“reason”,即理性,在启蒙时代被强调为“非人”的存在,不属于任何人, “它是每个心灵都会收到的一种光。”在更早的13世纪,“理性”被解释为“神性;一种区别于人与畜生的智力水平”。在西方,理性始终于神相关联。

但无论基于何种“理性”,“智”始终可以视作一种能思考,能做出判断的状态。而人工智能,即这种人制造的计算程序能够经过思考后作出决策,就好像AlphaGo能基于棋盘上的状况选择作出下一步该落子于何处。

[i] 香港中文大学汉语多功能字库:智。https://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mf/search.php?word=%E6%99%BA

[ii] 参考http://www.ziyexing.com/files-5/xunzi/xunzi_22.htm




AI与当下电子游戏的应用

分享人:李经纬

电子游戏与AI的联系不言而喻,从国际象棋到围棋,再到今天的DOTA2和星际争霸2,AI成为了人类最强劲的对手。

如今,AI人工智能也在帮助游戏开发者们更有效率地开发游戏,如AI生成故事文本;AI帮助制作大量重复的美术素材,还可随机生成地牢;AI使游戏中的npc变得更加智能,提高整个虚拟世界的可信度和沉浸感。

AI在当今游戏行业还有什么更多应用?AI的发展如何影响游戏行业?独立游戏开发者李经纬将为我们做一次由浅入深地介绍,也让非游戏玩家也能轻松了解当今该领域的面貌。




AI与当代艺术

分享人:邓芷婷

曹斐:《人民城寨》RMBCity

《人民城寨》RMB City以网络游戏(《第二人生》)为依托的艺术品,在元宇宙来临之前便预演了虚拟世界的兴衰,并为我们的当下和未来带来启示,影片也是中国参展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作品之一。

时间回到2007年代,艺术家曹斐在网上游戏平台《第二人生》中构建了一个虚拟城市 “人民城寨” (RMB City)。在那里,众多艺术家、收藏家、普通玩家和曹斐自己的虚拟化身 “中国·翠西” 在线上交流、聚会,举办各种活动,见证“市长” 的就职典礼,游历虚拟城市中以魔幻方式重建的中国地标……

展览:《沙之书》

上海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艾厂是国内第一家人工智能艺术领域的专业机构,落脚地前身是90年代热力供应站,改造后大量保留原有厂房构造物,与人工智能这一前沿科技主题形成戏剧性的对比。

科学如何不断拓展艺术的边界?
人工智能与人,共生还是竞争?

Anicka Yi

去年她在伦敦泰特美术馆个人项目《爱上这世界》(In Love with the World,2021-2022)开幕,美术馆偌大的展厅漂浮着大量“仿生浮游生物”——Anicka称它们为“好氧生物”。它们是机械,但又发展出像生物般的独特行为模式。“好氧生物”在 26 米高的涡轮大厅游弋、飞舞、悬浮,受展厅内观众的体温所吸引但又若即若离,困倦了会自动回到充电座“休息”,它们行为的“思路”是基于感官而不是中央大脑的运作,像无脑袋但有记忆的黏菌。在互动过程中,观众难以把这些可爱又诡异的机械生物当作枯燥冰冷的机器,不难看到两者是有情感上的交流,就像很多人会替家里的人工智能吸尘器取个亲昵的绰号。

真菌可以发出微弱的电信号,以人类难以解读的语言互相沟通。

哲学家Donna Haraway撰写的《赛博宣言》(Cyborg Manifesto)预言了当下人类/动物/机器之间的共生关系。生物学家Lynn Margulis则在上世纪提出“共生体学说”,指出生命的演化并非来自血腥的杀戮和竞争,而是来自协作。Anicka一直有研究两位学者的著作,其作品也似乎与她们的思想遥遥共鸣。近年的科学新知——例如青蛙干细胞制成的微型机器、3D打印的人体皮肤、以飞蛾触角躲避障碍物的无人机等……不断提醒我们物种之间的界限在加速消融。Anicka的菌丝体式的艺术实践,或许可以唤醒我们对跨物种世界的新想象。

我们的灵感来自栉水母和浮游生物等水生生物,以及猴头菇等真菌。这些机器的行为模式,也是由真菌所启发——当我们建立的人工生命模拟系统使它们的行为可实时进化,我们开发这样的系统时,心目中想到的是集体智能和群体智慧。

Yi 认为病毒在挑战并试图打破我们对于生物以及非生物的定义的思考。对于病毒来说,它的教义在于对单一培育的控制。这是一种早于生命而出现的非生命形式。而在人类与COVID-19反复对抗的过程中,这种不被承认为生命的形式似乎在催促着我们重新考虑对意识、生命方面的定义与分类。曾经的二元区分似乎已经逐渐过时了。“如何分类?” 这样的问题或许并不重要。Yi 将病毒与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的地位放置在了同一战线,作为生命的“他者”,病毒与人工智能不仅影响的是我们如今的日常生活,也改写着人类文明的方式。

“我想探索机器的诗意和哲学潜力。人类和机器如何成为彼此的伴侣和亲属,而不是实现机器或人类的主从二元作为对方的霸主。”

本次Yi的展览也呼应了Tate Modern的前身建筑在历史上所发挥的作用。Tate Modern最初是 Bankside Power Station 的一部分,用于容纳发电机械。涡轮大厅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充满机器、蒸汽和空气的空间——Yi在展览In Love with the World 重新构想了有关这栋古老的建筑中所有的相关的历史经验,并决定利用空间本身的经历来体现机器和其他生命形式的后工业、共生生态系统。

Yi 希望可以通过展览来重新考虑人类对于“智能”的理解。随着人工智能(AI)的快速发展,Yi 想要质疑的是,为什么智能往往只与大脑有关?重新构想了什么才是人工智能,并鼓励我们思考机器可能居住在世界上的新方式。

大多数人工智能的功能就像没有身体的心灵,但生物体通过感官了解世界。作为世界上的一个身体,与其他生物和环境接触而产生的知识被称为物理智能。如果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感官学习怎么办?机器能否发展自己对世界的体验?他们能独立于人类吗?它们能否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交换情报?

“需氧菌” (aerobes)”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包括附近人们的热信号。他们从放置在涡轮机大厅周围的电子传感器接收信息,这些传感器充当他们感官的替代品。这种感官信息会影响他们的个人和群体活动,这意味着“需氧菌” (aerobes)”的行为将不会像机械一般百分之百的重复着已经发生的动作。

《触手故障》 于 2019 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首次展出,那一年的主题是动荡和不确定性。包裹在由海带制成的球状表面之下的是电子动画飞蛾,它们会周期性地颤动。

将机器生物化似乎暗示着一个未来,人类的技术创造不再与环境分离——这长期以来一直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目标,无论好坏。

ANICKA YI希望从感官出发,用另一种方式重新探索人工智能,通过她的“好氧生物”,思考人们对于“智能”概念的理解。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智能似乎通常只与大脑相关。“大多数人工智能如同一个没有身体的大脑,但生物机体实际上是通过感官了解客观世界的知识……”那些通过身体与世界上的环境与生物接触而产生的知识,被统称为物理智能。如果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感官进行学习呢?机器能自主生成并发展关于客观世界的感性经验吗?他们能独立于人类吗?他们能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交换智能吗?ANICKA YI希望通过作品引发观众对于“人类是独一无二的,有别于其他生命形式”这种观念的思考……

Anicka Yi 不断提醒我们人类和非人类、生物与机器之间的界限在加速消融。叩问人类、动物、植物和机械之间日渐模糊的生物分类学分野”。

菲托·萨格雷拉 FitoSegrera

哥伦比亚艺术家菲托·萨格雷拉(Fito Segrera)的《1+N把椅子》(1&N chairs, 2017)提示我们,对算法的思考,应该重新回到算法建基于现实同时模型化现实的这一起点。虽然是致敬约瑟夫·科苏斯(Joseph Kosuth)之作,但显然不同于《1+3把椅子》(One and Three Chairs, 1965)中的语义学路径,电动照相机对现场椅子的持续实拍,经由在线认知引擎转译为文字并再次搜索与之匹配的图像的实验,并不是为了呈现一个语义的同一性和完整性,而恰恰是戏谑、荒诞以及由此揭示的不匹配,语义的分歧与错乱空间被打开。

菲托·萨格雷拉(Fito Segrera)的新作《[软]图像的变节》(The Treachery of [soft] Images)则借由计算机认知系统和网络技术来探索观念艺术的新形式。在《[软]图像的变节》中,艺术家为两台电脑显示器裱上画框,并刻意将连接在它们之间的网线暴露出来。此作品挪用了勒内·马格利特(Rene Magritte)在其画作《图像的变节》(The Treachery of Images)中的著名宣称“这不是一根烟斗”,并将其作为出发点用于艺术与机器学习的实验中,以此来揭示由智能网络系统在我们的自然认知之上所渲染的一种新的混合现实的观念。

“这套系统运用的是人造神经网络,和我们平时用的 Google 搜索引擎的原理相同。非常有趣的是,这套系统总喜欢把各种生活用品辨认成剪刀,你也不知道它是怎么想的。并且,它倾向于将电话机、遥控器等等都辨认为手机,也许是因为手机的图像频繁地出现在它过往的信息采集中,而它此前并没有见过电话机。这跟小孩子认识、学习世界的方法是一样的。”

此作品挪用了超现实主义画家勒内·马格利特(René Magritte)的名作图像的变节(The Treachery of Images),其在该画作中宣称“这不是一根烟斗”(Ceci n’est pas une pipe),而这个智能网络系统则告诉我们:“这不是一根烟斗,是一名戴了帽子的红发男人。”马格利特通过画作告诉人们,一幅画作所呈现的事物并不是事物本身;而萨格雷拉则进而希望通过对马格利特作品的再诠释向观者展示,人工智能如何挑战人类对于现实的认知。关于人工智能与自然认知,萨格雷拉有自己的观点:“可以这么说,机器和人类通过同样一种方式认知世界。但我个人认为,机器很有可能在别的方面拥有自己更大的天赋,而人类往往太过于希望机器一味模仿人的思维方式。”

美国艺术家希瑟·杜威·哈格堡(Heather Dewey-Hagborg)的作品《陌生人视象》(Stranger Visions)根据公共场所的DNA痕迹复原出人体面容,引发舆论哗然。


艾达(Ai-Da)
——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人工智能(AI),进行工作的超现实仿人机器人

世界上第一个使用人工智能(AI)进行工作的超现实仿人机器人——艾达(Ai-Da),在威尼斯双年展推出了她的作品展。她这场名为《跃入元宇宙》的展览主要以四幅肖像画为中心展品,包括一幅自画像和一幅《科学怪人》作者——玛丽·雪莱——的肖像。

最后,一些可供思考的问题

人工智能的绘画是有创造力的艺术品吗?

人工智能对艺术行业意味着什么?

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艺术家?

谢谢您的支持!
明德影像
明德影像
明德影像是一座人文档案馆,线下资料馆坐落于地扪书院,致力于数字档案保存与公共教育研究

最新文章

系列观影 | 巴贝特的盛宴,找回心中遗忘的恩典

10月17日 19:30 系列观影《巴贝特之宴》

观影会|幸福与面子的两难,在秋日品一颗爱情糖的酸甜

华裔导演伍思薇,用一部轻松的爱情喜剧,道出了东亚人们在爱里常常遇到的普遍困境

玛克玛尔巴夫十部佳片:“拍电影是为了呼吸”

Taste of Cinema 选出的玛克玛尔巴夫最杰出的 10 部电影

观影会| 如何编织波斯地毯

对于西亚大地上的游牧民族来说,“Gabbeh” 就是生活本身。这样的地毯永不复制,因为一个故事不会重复两次

相关文章

更多

顶尖科学家的警告:大科技分散了世界对 AI 带来的生存风险的注意力

在“开源派”和“毁灭派”持续的争论中,不能被忽视的是AI可能给人类文明带来“根本性的生存风险”。所谓“生存风险”,是指AI招致的人类灭绝或其它不可挽回的全球性灾难。

“主席先生?我们该对死者说些什么?” |Fail Safe

一篇非常棒的关于Fail-Safe的影评。“《奇幻核子战》关于人类对悲剧感受的直接表达,这正是《奇爱博士》最典型的缺失。”

观影会|Fail Safe,冷战的故事正当其时

《奇幻核子战》向我们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建立在否定人性基础上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中,个人的努力完全失效,勇敢也毫无用处。

明德x1200|究竟是什么入侵并改变了今天的电影?观影读书沙龙

本期活动分为《神圣车行》观影会与《电影的虚拟生命》读书会两个部分,将分别于4月12日、14日两天举行。我们讨论的不只是电影,而是从电影到生活的寓言。

电影私塾 | 神圣车行,在怪诞中发现美,在美和漂亮中发现不堪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故事吗?没有,它讲述的是一段生活。那么它是一段生活中的故事?也不是,而是关于生活着的体验(experiences)。

学研小组&观影会 | 穿越三万年的梦与激情——赫尔佐格纪录片三部曲

2023年10月18日-20日,明德影像将邀请大家一同观看赫尔佐格三部纪录片:《忘梦洞》《白钻石》《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