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

购物车里没有产品

Zapping Zone:关于虚构电视的提案 (1990-1994)

《Zapping Zone》创建于1990年9月19日至1991年1月13日,在巴黎乔治·蓬皮杜中心举办的“Passages de l’image”展览,这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作品,因为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一直在其中工作,直到1994年,不断添加或修改视频(请参见“电影作品”部分)。

最初名为Logiciel/Catacombes的Zapping Zone,是形式上最重要且规模最大的装置。它由13台彩色视频显示器、7个计算机软盘程序、20张黑白和彩色照片、4块有80张幻灯片的画板和1个招财猫组成。从某种程度上说,它预示了Immemory CD-ROM。

在展览目录的描述中,雷蒙德·贝卢尔(Raymond Bellour)给出了恰当的定义:

Zapping Zone是一个迷你超市,一个巧妙混乱的迷你BHV,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找到所需的一切,至少可以看到一些自己的愿望得到满足。

Zapping Zone的计划草稿

这个装置在Etienne Sandrin和Paul Lafonta的指导下进行了修复,并在世界各地的不同博物馆和艺术中心定期展出。

作为“PAMAL(保存与艺术-媒体考古实验室)”项目的一部分,Zapping Zone的“数字档案”经过一周的分析,为Sandrin、Lafonta和Morgane Stricot的修复工作做好了准备。2016年10月,后者对“初步结果和展望”进行了总结:

“据发现,大部分软盘并没有集成系统,这也证实了它们确实是工作用的软盘。实际上,所谓的“广播”软盘,例如,被格式化成可启动的。也就是说,它们通过复制操作系统的一部分并在BOOT级别创建启动程序来启动计算机。在与Paul Lafonta先生的合作下,我们从可启动软盘(原始专有软件或Chris Marker使用的系统软盘)中安装了一些必要的系统,以阅读“工作”软盘组的一个样本。

阅读所有软盘将使得通过将图像内容与Chris Marker的工作和个人生活(这两者通常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关联来追溯各个版本的时间顺序成为可能。目的是了解Zapping Zone程序在每次展览中为何发展变化以及与作品中程序的移除/出现/替换相关的事件。记录每个区域的物质环境以及与每个Zapping Zone版本相关的程序运行情况,对于理解软盘内容及其访问方法至关重要。由于这些是工作用软盘,有时程序内的路径可能与展览中呈现的不一样。

这项长期工作接下来将创建一个视觉和图形数据库,允许研究和展示分析阶段得出的结论。

我们最初的假设,即最初倾向于在技术进步与Zapping Zone内某些程序的消失/出现之间建立联系,特别是与新的图像处理软件的出现/消失有关,并不是决定性的。这一周的工作已经表明,几乎所有的程序都是用Hyperstudio创建的,或者是在Zapping Zone之前由Chris Marker创建的程序(例如,1985年编写的Dialector)。初步分析表明,Zapping Zone似乎作为Chris Marker展示他在不同时期的创作的一个橱窗。这是一种借口,他的计算机和电影创作的一个(无)纪念碑。它的原始标题:Logiciel/Catacombes,增强了这种印象。

另一个与这个标题相关联的有趣的探讨元素是,Chris Marker在创建Zapping Zone时故意使用了过时的计算机和媒体设备。1990年,在Passages de l’image展览期间,这些设备已经不再在法国分发,而是由苹果计算机公司借出。

所以我将以Chris Marker在他为导演亚历山大·梅德韦金拍摄的电影中的这句话结束:“看看恐龙发生了什么:孩子们喜欢它们!”(我们强调)。”

Cartel développé - Centre Georges Pompidou (Christine Van Assche)
Zapping Zone (Proposals for an Imaginary Television), 1990 - 1994
Chris Marker
Installation multimédia
Edition 1/1 (Copie d'exposition)
13 moniteurs, 13 bandes vidéo, couleur, son (fr.), 7 ordinateurs, 7 programmes sur disquette informatique, 20 photographies noir et blanc et couleur, 4 planches de 80 diapositives, 1 Maneki Neko.
Production et Collection Centre Pompidou, MNAM, Service Nouveaux Médias (Christine Van Assche) , AM 1990-160.

Bibliographie

  • (FR) Raymond BELLOUR / Catherine DAVID / Christine Van Assche (dir.), Passages de l’image, Paris : Editions du Centre G. Pompidou, 09/1990,:
  1. Jean-François CHEVRIER / Catherine DAVID, “Actualité de l’image”, p. 17-33 ; traduction: (GB) in R. BELLOUR / C. DAVID / C. Van Assche, Passages de l’image, Barcelone : Fundacio Caixa de Pensions, 1991, p. 26-47
  2. Christine Van Assche, “De l’apport du vidéographique”,  p. 71-76 ; traduction: (GB) in R. BELLOUR / C. DAVID / C. Van Assche, Passages de l’image, Barcelone : Fundacio Caixa de Pensions, 1991, p. 96-101
  3. Raymond BELLOUR, “Eloge en si mineur (Zapping Zone, 1990), p. 169-171; traduction: (GB) in R. BELLOUR / C. DAVID / C. Van Assche, Passages de l’image, Barcelone : Fundacio Caixa de Pensions, 1991, p. 190-194; (DE) “Eloge in h-moll : Zapping zone“, in Birgit KÄMPER / Thomas TODE (Hg.), Chris Marker – Filmessayist, Munich : Institut Français / CICIM, 1997, p. 129-134
  • (FR) Thierry JOUSSE, “Au pays des hybrides”, Cahiers du cinéma, n° 435 (09/1990), p. n/a
  • (FR) Jean-Michel FRODON, “Le miroir aux images”, Le monde, n° n/a (24/09/1990), p. n/a
  • (FR) François JONQUET, “Beaubourg, Zapping Zone“, Le quotidien, n/a (25/09/1990), p. n/a
  • (FR) Christine Van Assche, “Zapping Zone (Proposals for an imaginary Television), 1990-1992″, in Christine van ASSCHE, Vidéo et après. La collection vidéo du Musée National d’Art Moderne, Paris : Centre G. Pompidou – Carré, 1992, p. n/a ; traduction : (DE) in Birgit KAMPER et Thomas TODE (Hg.), Chris Marker – Filmessayist, Munich : Institut Français / CICIM, 1997, p. 308-309
  • (ES) Mikel OTXOTEKO, “Política de los recuerdos y los olvidos. Zapping Zone una instalación de Chris Marker”, Calle 14 : revista de investigación en el campo del arte, vol. 11, n° 19 (05-08/2016), p. 114-125  (web)
  • (FR) Christine Van Assche, “Zapping zone (proposals for an imaginary television), les métissages des genres”, in Ramond BELLOUR / Jean-Michel FRODON / Christine Van Assche (dir.), Chris Marker  (cat. expo. Chris Marker, les 7 vies d’un cinéaste,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03/05-29/07/2018), Paris : La Cinémathèque française, 05/2018, p. 330-336

Airs de Paris (2007) Paris: Editions de Centre Pompidou, 2007, 352 p.

L’installation Zapping Zone est évoquée dans un catalogue reprenant des expositions du Centre Pompidou.Sur 4 pages un court texte accompagné de 5 photographies.

谢谢您的支持!
沙皮狗
沙皮狗http://shengyu.ffmm.com
明德影像主理人,综合媒介创作者

最新文章

发现物神之力:柄谷行人《力与交换模式》读书会

我们与真正的马克思思想失之交臂了吗?

观影会|“螺蛳壳里做道场”

“螺蛳壳里做道场”——无赖、作家和官僚,90年代初期的一场小型社区冲突

系列观影 | 巴贝特的盛宴,找回心中遗忘的恩典

10月17日 19:30 系列观影《巴贝特之宴》

相关文章

更多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生态可持续的电影经典!

戈达尔长达四个半小时的“奥德赛”,向我们证明了重新观看和重新混合电影档案的无限可再生性。

远途旅行:探险的另一副面孔

在那些“横向旅行”,即不沿袭传统路线环游世界的旅者之中,我们首先会注意到克里斯·马克的名字,这个名字在半个世纪以来的纪录片历史中被反复提及

克里斯·马克的遗产问题

艺术遗产从来不缺继承候选人。

惊颤与先知:为什么电影人克里斯·马克激进的图像作品影响了如此多艺术家?

克里斯·马克是一个魅影,一名逃脱术高手,一个变形人。他总是在行动,有时逆潮而上;他采集、记录、思索图像;他告诉我们,我们不必成为奇观的奴隶,而是可以把摄影作为思想的利器。

克里斯·马克记录/发明日本:异国 Le Dépays

《Le Dépays》是一本由克里斯·马克尔(Chris Marker)创作的关于日本的照片和文字作品。这本书如今已经很难找到。

克里斯·马克:余下的便是沉默

电影可能是一种祭坛,观众可以在这个祭坛上挂满他们的想象,用他们自己的形象替换电影中的形象,然后带着这个想象的画面离开